如何做一家“合格”的信息流服务商

发布时间:2017-09-16 15:06:59   发布者:小擎    文章来源: 网络

经过长期的工作,发现很多槽点。中国的广告业务,信息流广告被热捧,有流量的平台都来分一杯羹。因为产品越来越多,进入这个行业的服务商也越来越多。然而,不管是从业三四年的第一批弄潮儿,还是新兵营里面端不稳枪的蛋子,好像都不是太合格。在一个浮躁的社会里面,不是所有的事都得浮躁着做。试问你们自己,自己在做的产品,自己真的烂熟于心吗?我也算个新兵蛋子,对于新兵蛋子来说,就是有股冲劲,管他对错,自己认为有道理,先干了再说。十分确定的事哪里轮到我们来做?

 

虽然从业一年半时间,这一年半,培训超过百场,最深的感触就是,不管你讲多少遍,不管你怎么考试,不管你换什么方法。服务商基本上都忽略了基础问题。觉得产品不重要,功能知道就行,围绕产品周边的知识不重要。于是,简单粗暴的进行投放,续费率惨不忍睹(目前我从事的项目续费率不到20%),效果好坏听天由命,于是会抱怨是不是产品做的不够好?有BUG?我想说,产品如果智能到“一键投放”,那还要运营干什么?正是因为人工的部分,产品越是不完善,运营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一个人的认知决定他的行为

因此,目前大家对产品认知不足的情况下,选择对应的方法也无可厚非。渐渐的,运营变成了客服(优化师本文基本不用提了)。甚至素材都要客户自己做,于是设计师也变成了美工。投放决策甚至操作都没了权限。投放毫无策略,靠的就是概率,即几十上百个客户,总有几个运气好。我想说,如果所有广告都投通投,还要运营干什么?

目前的现状,至少我认识的服务商,没有一个合格的,想反问一句,如果你花的是自己的钱,还会这么投吗?  是不是反复琢磨,反复筛选,做好计划,做好分配,谨慎的选择素材,反复推敲落地页,准备了几百条文案,然后日夜不息的盯着后台,调整账户? 那给客户为什么不是这样的? 想想口袋里的钱,还有选衣服时候的行为?有时候,话题就容易扯远,因为我知道的太多了。

想想我为什么写公众号,只是因为我看不过去服务商拿客户的钱不当钱,只为了自己的提成,没有一点责任心,更别提什么工匠精神,方法策略反复讲,没人听,我只能自己写,有些事情,还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的效果好。在一个原因就是我对美好的向往,看了太多“工匠精神”的书,真的希望我自己在做每件事,都可以踏踏实实,一步一脚印,不浮躁,不投机。

大家都热衷于对别人巨大的成功品头论足,比如乔布斯,比如巴菲特,比如比尔盖茨,可怕的是,这种行为有点叶公好龙,只是心里举得很好,实际上从没有深入研究过,更别提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服务商?

第一:夯实产品基础知识

产品只是,是最容易忽略,但是却最最基础也最最重要的部分。听别人讲PPT的时候,觉得“很简单,不就是……”,但实际上,你讲的跟老师一样试试? 是根本不可能的!个人觉得,深入的了解产品的基础只是,重要性占了40%。不管你是运营,还是销售去谈单,产品基础知识都是最最重要的。因为只有对产品有着正确的深入认识和理解,才会对此做出正确的决策,而所有的配套策略,一定要建立在正确的基础之上,就比如:力,是矢量,大小很重要,但方向才是关键。在基础没打牢之前,任何的策略就算不是毫无用处,至少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在没有打牢基础之前,什么数据分析,什么数据监控,什么条件策略,都是失效的。现在最大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家都还不了解产品,就想做效果,这怎么可能?更可笑的是,错误的基础下,还想着做“精细化运营”(不要拽好听的词,话谁都会说,但是有谁真正能做呢?)想着细分时间去优化,想着提高效果,想着提高ECPM,这怎么可能呢?

第二:深谙产品功能之道,摸索流量分发算法

标题很吊,但一点都不难。好像很多人的想法和看标题一样,看上去觉得深不可测,实际上就在脚边。了解完产品之后,对产品的功能,一定要有完全充分和正确的了解。比如我们“关键词”的功能,我讲过不下200遍,真正明白的,估计100人都没有,而我至少培训了2000人次。你连功能都不懂,你说说应该怎么使用它?买个家用电器都知道看看说明书,为啥工作上不能研究研究?其次,基本上我们每次调整策略,或者每次开会的时候,都会讲现在流量分发的逻辑,就算没有,你可以做测试,还可以问。但是并没有。想法,做法只是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而这个部分,占重要程度的20%。 也就是说,你做好了前两项,差不多及格了。

第三:投放策略的讨论和制定

认识了产品和功能,紧接着下一步就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给他们制定不同的投放策略 ----- 流量的拆分和组合。这个是比较核心的部分,一方面针对产品的流量特点做“分堆”,另一方面,针对客户的现状,做分流和整合。通俗地说,就是把流量拆成你需要的细,再把相似性高的频道一起,归为同一类。然后要做的,就是重复验证,通过得到的数据,反复微调投放策略,直到条件基本上固定为止。之后,在对不同的“流量群”做对应的素材,文案和落地页。

第四:合理的数据监控

“数据分析”,我只能呵呵,又是说的好听。实际上做的事连数据统计都算帮不上,会一个透视表和折线图,就以为自己在做数据分析。看一个人或者一个服务商,是否真的在数据上上道了,看:他们表格衍生的速度和监控维度。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因为我是一路这么做过来的,最开始,我只有一个监控表格,三个月时间,我已经有23个监控表格了。原理在于,当你没天都在监控某个维度的数据时,慢慢就会发现更多的需求,因此,数据监控是衍生出来的,而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相反,如果方向错了,就算每分钟一个表,只会增加工作负担,而表格是提升效率的。

第五:阶段性总结和业务分析

强调强调!!! 到目前位置,都是实实在在单向线性思维做的简单思考,没有什么牛逼的策略,都是踏踏实实一步一脚印的做法!阶段性总结,每周小总结,每月大总结,季度见鬼去吧。总结的维度:投放数据,素材,文案,落地页,产品答疑以及功能讨论。足够了!足够了!总结是为了把大米里的沙子挑出去,仅此而已。

第六:素材,文案和落地页策略

之前的五个点之后,你应该学会了针对不同的流量集合,做有针对性的素材,文案和落地页。首先,把投放条件都拆分明确了,比如,川渝地区无辣不欢,但是粤港澳基本上不太吃辣。你为啥把他们放一起?难道因为大家都有一颗中国心吗?其次,先把素材,文案和落地页的模板先搞出来,有几种,几类,先分出来,然后在各个击破。最后,周期性总结,多跟客户沟通,多看数据,就OK了!

以上,足够保证你成为一个合格的服务商了!

实际上,我的优化策略,不是在各种条件下都做到极致,而是现在各个条件拆分下,先做“截留”,节省不需要浪费的钱,也就是说,分子基本上不变的情况下,缩小分母。而常规的逻辑是不停地优化分母。任何和数字相关的东西,都是玩数学游戏,都是在玩排列组合,都是再选最优策略。而因数不停都在变的同时,策略也要一直不停地做微调。整个思路上,就是把流量分出级别来,再根据不同级别的流量,匹配上对应的合理价格。而对应的素材,文案和落地页,目的在于可以因人而异的私人定制,做深度挖掘和敏感度测试。比如我们爱奇艺的信息流跟新闻端APP最大的区别就是,因为爱奇艺是内容为导向的平台,因此人群会根据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而新闻端的人群基本上比较稳定。因此在爱奇艺平台,就需要对敏感度有所监控。不管我想的,我做的,我说的,是对是错,我觉得一条逻辑都很完整的,所以我会一直做到一无是处为止。成年人权衡利弊,小孩子才分对错。



推荐了解
QQ咨询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关注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