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网络推广如何做

发布时间:2017-09-24 15:55:00   发布者:小擎    文章来源: 网络

今天遇到一个做食品深加工的老板,闲聊中得知准备拿500万在央视投广告,一听这个信息我差点没吐血,开玩笑的说了句:“哥,你把钱投我公司,我帮你宣传吧!” 虽是戏言,不过也道出了无奈。 雷军说,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那么到底是猪还是英雄,评判的标准可能就是谁能一直站在风口吧,预见,才会遇见,凭当年运气赶一次风口,赚了一桶金,然后就啃老本吃一辈子,算不得英雄。500万买央视一个组合套餐广告,也就一分钟左右的曝光时间,可是你不知道90后买新房甚至都不装电视机了,装了那也大多是摆设,如今早已不是那个在央视烧钱轰炸就能烧出大品牌的时代了。回来创业5个月,见识了各种假大师的忽悠,同时也见识了很多人被收智商税还陶醉数钱,对于移动互联网的认知,有一个感受就是,一线沿海城市已经坐上了飞机,而内地还在马车时代,如此也不难理解为何TMT项目在河南融资比较困难。 面对自媒体,社群,微电商,垂直电商,社交电商,共享经济,O2O,网盟,搜索引擎霸屏等等一系列的互联网营销概念,很多人搞的晕头转向,要想深入理顺这些概念,那么最好的方式是从”流量“这个概念来解释,因为不管移动互联网还是传统行业,营销的本质从来没有改变,都是把流量变现。 “流量”即“人流量”。

线下流量:

比较典型的是商场,商场为什么可以把每一个铺位出租出去,商场业主不用干活就可以拿租金活的很滋润?因为商场里面有比较大的人流量,商品陈列在商场就可以触达到每一个来购物的人,就可以把商品卖出去。那么简单来讲就是,商场可以触达用户,商场是储存人流量的一个工具。所以商场值钱,可以收佣金。 从这个例子里面我们提炼出两个概念。1:储流池 2:触达用户。 因为有了这两个概念,所以商场值钱。

以此为例,那么火车站也是,火车站每天有那么多的人流,所以火车站是一个很好的“储流池”,通过在火车站墙上贴广告可以“触达用户”。 高速公路路牌,地铁莫不如此。

另一个我们快被我们忘却的产品形态“报纸”,也是如此,广告主为什么要在报纸上打广告呢?因为这家报社的报纸没有有固定非常多的人会买,会看到。 所以报纸是一个能够“触达用户”的储流池,即我们所理解的“渠道”,渠道=储流池。

说到渠道,我们最容易理解的就是层层代理模式,一个企业招县代理,市代理,省代理,无非就是铺渠道,因为这些渠道能够触达消费者,而这里渠道的本质就是储流工具,通过各级代理这样一个储流系统,我们的产品能够触达到用户。

为什么湖南卫视我是歌手节目的冠名权那么贵? 因为湖南卫视有非常高的收视率,很多人都看我是歌手这个节目,所以湖南卫视这个渠道是一个储存了很多年轻人流量的储流池。

线上流量:

有了上面的复盘,我们就不难理解线上流量。

先说百度:为什么莆田系医院赚100块钱利润有其中80都得给百度交税?因为百度是一个线上的储流池,百度的流量是我们中国每一个会上网,知道“百度一下,你就知道”这句话的人。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这个动作已经植入到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里,只要一有问题我们就会去百度,由此,我们都是百度无形中圈住的流量,百度搜索引擎是一个植入我们大脑中的储流池,早已深深触达我们(用户)的潜意识。

在看淘宝天猫,为什么有的人在淘宝开个店,赚8000要给淘宝交10000的直通车广告费? 这种事估计也只能在淘宝发生了。那么我们看看线下那么多教你合理避税的公司,就不难理解线上怎么有那么多公司帮你代运营淘宝店,教你怎么使用淘宝直通车,怎么买淘宝海景房,怎么玩转淘宝客,他们就是在线上帮你“合理避税”,而这里的税,是给淘宝平台交的税。淘宝APP是一个巨大的流量池,而这些流量就是所有中国会有淘宝的人,结合上面讲的商场,我们可以理解为淘宝就是一个线上的商场,而这里的广告位就是每月店铺的租金,不同的是淘宝比较仁慈,你不赚钱可以不交广告费(租金),想赚大钱那就烧直通车,而商场就不一样了, 管你产品能否卖的出去,每个月的租金大家都一样。

最后看看微信,微信无疑是一个超级APP,中国13亿人口,微信的用户数已经超9亿,每个用户平均每天花在微信上的时间要超过2小时,除了一些老弱病残和脑子过度僵硬的人以外,中国人基本都用了微信。你用了微信,那你就是腾讯的流量,微信这个APP就是一个巨大的储流池,通过为人们沟通提供便利,牢牢锁住了9亿中国人,这个流量池牢不可破,于是,你打开微信钱包看看这个页面为多少互联网公司提供了对接流量的入口,除此之外,你的微信钱包有多少钱?你的钱存在微信钱包就等于借给腾讯,如果9亿人每人存100元,那么腾讯悄悄借走了900亿,900亿放在银行一天可以产生多少利息?可是作为中国最成功的互联网公司,你以为腾讯攥着900亿会光收每天那点利息?

垂直电商:

 说完BAT,我们再说说垂直电商,2015年火起来的不仅仅有O2O补贴大战,还有垂直电商,以聚美优品,唯品会为例,凡客,酒仙网,波奇网,E宠,猪八戒,蜜芽,贝贝,等一大批垂直电商打破了淘宝京东的垄断,丰富了互联网生态圈,以拉钩,周伯通为例的互联网行业垂直招聘也突破智联和51的重围打出来自己的一块领地。那么怎么理解呢,很简单,再回顾线下,当你家周围有个大超市的时候,你再去开一个小超市是不赚钱的,因为人肯定都往大超市跑,这时候你开个内衣专卖店,开个零食专卖店,开个烟酒专卖店可能就会截取一部分流量,因为人们会觉得你更专业。淘宝京东是个大储流容器,他们储存的是全中国的人,而垂直电商储存的是对这个领域感兴趣的人。

APP:

放眼我们手机上任何一款APP,都在引流,储流,变现。 我们可以把每一个APP都看成一个流量池,只要我们下载注册了这个APP,我们就是这个池子里的流量,总有一天我们会在这个池子里消费,那么为了吸引更多流量,储存更多流量,最初的方式除了线上广告从别人的池子里引流外,还有我们记忆深刻的地推,15年前后有段日子我们上街不掏钱就可以吃饱饭,带着微信可以扫二维码就行,因为沿街扫一圈二维码,下载一手机的APP,各种吃的用的都有了,他们用各种吃的用的做礼物,吸引你成为他们流量池里的流量,他们的后台运营人员每天盯着大屏幕看着今天又有多少人注册,有多少人活跃,发言,产生交易行为等等。

自媒体:

那么理解了每一个APP都是一个流量池的概念,就不难理解自媒体了。 对于有钱的公司来说,花几十万开发一个APP用来引流,储流,然后卖产品,卖服务变现,对于没钱的公司怎么办呢? 不说几十万的开发费,每天上街找人扫码,你的地推人员一天得给80吧,扫了码的人你又得给吃的玩的礼物,这个成本是小企业承担不起的,想想滴滴当年给乘客和司机两头补贴,这个烧钱方法中国能有几家公司能够承受?15年前后因为脑热做APP死掉的传统企业前赴后继。 那怎么办呢? 我们想到了自媒体,开一个微信公众号,开一个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网易号,UC号,企鹅号,我们就可以输出有价值的内容,吸引用户来关注,只要关注,那就是我这个公众号的流量了。不需要APP高额的开发和推广成本,只需要产生内容就行,小到一个人每天不间断的写文章发文章,大到一个团队,有编辑,有文案,有排版,有摄影师,有剪辑师,共同协作把一篇文章或是一个视频制作出来,然后输出内容价值,吸引流量(粉丝)过来,就像自媒体鼻祖罗振宇,就是那个每天60秒语音的胖子,在公众号粉丝积累到500万级别的时候,再来开发APP(得到),把公众号上的流量往APP里面引,这样就大大降低了风险。

微商:

理解了自媒体,再理解微商就很简单,每个微信个人号最多可以加5000好友,那么微信个人号就是一个储存5000粉丝(流量)的小池子,微信个人号具备了所有商业交易所拥有的基础条件,如果拿微信个人号和公众号对比,那么公众号除了粉丝可以无限多 而个人号只能加5000人这一个优势之外,其他全是缺点。 公众号推文每天最多一次,但个人号朋友圈每天可以无限次的发,无限次的影响好友(粉丝)。 公众号粉丝如果不主动留言,后台是不能主动和粉丝对话的,而个人号可以随时跟粉丝对话,这是“触达用户”的方便度。个人号可以发关于产品的文字,语音,图片,甚至PDF,Word,而公众号就很多限制。(有人说,我看到朋友圈发广告的人就拉黑了,微信加别人人家不同意怎么办? 这个属于运营问题,想深度交流可以报我的微信营销课程,教你怎样发朋友圈不让人讨厌产品转化率还高,怎样加人人家都同意,朋友圈如何剧情化营销)。 如今有互联网公司招人,不看学历,不看资历,就看你的微信个人号有多少好友,1000好友以下坚决不要。 我说不清一个人怎样才算是有互联网思维,但我知道一个人如果微信好友少于1000人,那他一定没有互联网思维。

总结

用流量的思维看互联网营销,就很容易看懂,商业的本质没有变,变的是流量的迁移,载体。流量从线下转到线上平台,再到垂直平台,到每一个APP,到自媒体账号,最终还要回归一部分到线下(也就是新零售,后期文章会讲到)。 争来争去,互联网企业争的无非就是时间和空间,如何通过布局不同的流量池发声容器,来抢夺流量空间入口,如何通过优质的内容输出来占领用户时长,这是企业思考的本质问题。 



推荐了解
QQ咨询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关注微信
TOP